形态描述
头及躯干部较扁平,吻钝而宽圆;颈部较细;全长2米左右;尾长而侧扁。背面近于黑绿色,散有黄斑,幼时更为明显;腹面灰色;尾部有灰黑相问的环纹。颈部有两对具纵棱的鳞片;背部由前至后有17横行方形鳞片;每行4—6枚,形成4—6纵行排列整齐的棱鳞;腹面有26—28横行略呈方形的平滑鳞片,每行8—10枚;尾鳞方形,由前向后约35排,尾背前段有两行纵嵴,后半段纵嵴合为一行。四肢较短,后肢较前肢略长,均复以鳞片;指五,无蹼;趾四,半蹼;内侧三指、趾具爪。泄殖孔纵置,雄性交接器成单
生物学
生活于江河、湖泊附近沿岸生长着芦苇及小竹丛的地方,掘穴而居。吃鱼、虾、螺、蛙、鼠等。剖胃及发现植物残渣。幼体吃虾及昆虫。卵生,每窝卵9—23枚,卵径60×35毫米;白色,壳厚而脆。孵出幼鼍体长70毫米左右,有卵齿。
国内分布
经济意义
现存鼍的数量不多,国家已列为珍贵动物加以保护;皮可制革;肉可食;又是动物园观赏动物之一;在教学、科学研究上也有一定价值。